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人類學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開課學期
107-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人類學系  
授課教師
林開世 
課號
Anth1006 
課程識別碼
105 120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四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水源階梯101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
限本系所學生(含輔系、雙修生)
總人數上限:6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1Anth1006_intro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文化人類學透過比較的視野與具體的民族誌調查,提供人們理解世界不同時空與社會文化下,人與環境、人與人、人與超自然之間的互動與關係。這門課會從基本分析概念的解讀,以及文化與社會知識誕生的背景與條件談起。然後,分別進入人類學不同探究領域,包括生計活動、親屬家庭、性別認同、宗教儀式、族群與國族、全球化與資本主義等等,更為具體的來闡明人類學視野的特色,以及這些討論與當代人類文明處境的關係。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在介紹人類學學科的基本概念。內容雖然會概括人類學的四大分科,文化人類學、考古學、體質(生物)人類學及語言人類學,但以文化人類學為主,並特別關注當代議題與應用人類學。課程的主軸將用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一書為基本教材,再選用〈Investigating culture〉以及2017 美國人類學匯出的Perspectives: An Open Invita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兩本書的章節來補充不同主題。由人類學的學科歷史與研究方法開始,逐步介紹文化人類學的的議題;每個主題,會配合短篇的英文民族誌實例,以了解人類學能提供的觀點與貢獻。課堂中,我們亦將藉由與人類學概念相關的民族誌電影或其他文化創作來認識人類學。 
課程要求
1.上課前必須閱讀當週指定讀物,並在禮拜三晚上10:00前,繳交1頁(300字以上)以上的摘要心得到ceiba。

2.上課時,請攜帶摘要請踴躍加入討論。

3.期中分組報告—老師將選擇一些民族誌或計畫,由上課同學每5-6人一組,共同討論並練習使用Power Point進行報告。每組時間20分鐘。口頭報告時間與選讀文獻將在開學第三週公布。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Office Hour : 每週四下午2:00-4:00,或以電話或e-mail事先預約。 
指定閱讀
上課課本:

盧克.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群學,2010。

選用文章:

1. Bodley, John H.
2008, Victims of progress. Lanham: Altamira Press.

2. 科塔克(Conrad Phi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桂冠圖書,2005。

3. Delaney, Carol Lowery, and Deborah D. Kaspin
2011, Investigating culture : an experiential introduction to anthropology.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4. Podolefsky, Aaron, and Peter J. Brown
2013, Apply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 : an introductory reader. Boston, MA: McGraw-Hill.

5. Omohundro, J.
2007, Thinking Like an Anthropologist: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McGraw-Hill Education.

6. Spradley, James P., and David W. McCurdy
2012, Conformity and conflict: reading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Boston, MA: Allyn & Bacon.

7. Brown, Nina, Laura Tubelle de González, and Thomas McIlwraith eds.
2017, Perspectives: An Open Invita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網路開放版:http://perspectives.americananthro.org/

8. Engelke, Mathew
2017, Think Like an Anthropologist. UK: Penguin Random House.
 
參考書目
1. Michael C. Howard著,李茂興、藍美華譯,《文化人類學》(Contemporary Cultural Anthropology),台
北:弘智,1997。

2. Joy Hendry著,林日輝、戴靖惠譯,《社會人類學:他們的世界》,弘智出版社,2004 (1999)。

3. R. Keesing (基辛)著,于嘉雲、張恭啟合譯,《文化人類學》,巨流出版社,2004。

4. 黃應貴,《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三民書局,2008。

5. Bodley, John H., et al.
2011,《发展的受害者》,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

6. Endicott, Kirk M., and Robert Louis Welsch
2005, Taking Sides: Clashing views on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anthropology. Dubuque, IA: McGraw-
Hill/Dushkin.

7. Herzfeld, Michael
2001, Anthropology: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Malden,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8. Podolefsky, Aaron, and Peter J. Brown
2003, Apply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 introductory reader. Boston, MA: McGraw-Hill. 其他文章。

9. 埃里克森・托馬斯
2008,《小地方,大论题 : 社会文化人类学导论》,北京:商務印書館。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中考 
30% 
 
2. 
期中分組報告 
15% 
5-6人一組進行口頭報告 
3. 
期末考試 
30% 
 
4. 
摘要以及上課討論 
25%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  課程簡介:什麼是人類學?

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第一章  
第2週
9/20  「人類學用甚麼概念來做研究?」

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第二章 人類學與文化

拉斯特的文化定義,「文化是一個共享且經過協商的意義體系,係根據人類學習以及透過詮釋經驗和產生行為所訴諸實踐的知識而來.」解釋並討論這個定義中的幾個關鍵概念: (1)共享與協商、(2)系統的、(3)習得的、(4)經過詮釋與產生行為、(5)實踐的。 
第3週
9/27  「人類學用甚麼方法來了解文化?」

1. 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第三章民族誌
2. Sterk, E. Claire
2000 “Tricking and Tripping: Fieldwork on Prostitution in the Era of AIDS” in Podolefsky & Brown (eds.)

人類學家仰賴民族誌作為建立比較通則性的知識的基礎;民族誌方法有何特殊?怎麼樣才是參與觀察?甚麼是當地人的觀點? 
第4週
10/04  「文化演化與適應」

1. 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第四章歷史,改變與適應
2. Diamond, Jared
1987 “The Worst Mistake in the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in Podolefsky & Brown (eds.) Chapter 12.

把人類當成生物界一員,它的演化史應當如何寫?甚麼是世界體系?我們如何定義?這是一個客觀的現象,還是一個提供解釋時使用的工具性概念?文明發展越複雜會越有效率? 
第5週
10/11  「性別與權力」

1. 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第五章 性別,權力與不平等
2. Abu-Lughod, Lila
2002 “Do Muslim Women Really Need Saving?” in Podolefsky & Brown (eds.) Chapter 17.

Gender/Sex作為一組概念,性別在不同社會如何被認定?真的有母權社會嗎?那為何男性控制的社會如此普遍?性別的複雜性功能,擴展了我們對文化的全貌理解,性別是基本的人類現象。對於權力不平等如何真實的運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號召我們行動。 
第6週
10/18  「家」

1. 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第六章 工作,成功與孩子
2. Goldstein, Melvyn C.
2000 “Matrilineal Kinship: Walking Marriage in China”in Spradley, James P., and David W. McCurdy (eds.) Chapter 22.

工作+賺錢+離家+組成新家=完整的人生?

親屬又可簡單分為兩大類:血親與姻親,但如何決定那些人可以是親戚,卻是一件極為多樣與歧異的現象。

為什麼有亂倫禁忌:生理的、心理的、本能的、社會的?跨文化來說,婚姻不一定是兩個人的事,生出來的孩子也不必是個人的責任,那婚姻是甚麼?工業化的資本主義社會對親屬關係發生了甚麼樣的影響? 
第7週
10/25  「知識與信仰」

1. 拉斯特,《歡迎光臨人類學》,第七章 知識,信仰與懷疑
2. Gmelch, George
2012 “Baseball Magic” in Spradley, James P., and David W. McCurdy (eds.) Chapter 29.

甚麼是宗教? 目前我們研究宗教的方式是否為一種民族中心主義的偏見? 為什麼拉斯特提出信仰是各地人們所經歷到的真實與具體經驗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結果,這個說法讓他自己也感到不安?你會感到不安嗎? 
第8週
11/01  「身體」

1. Delaney, Carol Lowery, and Deborah D. Kaspin
2011“Investigating culture” 第六章 Our bodies, Our selves
2. Miner, Horace
1956 “Body Ritual Among the Nacirma” in Podolefsky & Brown (eds) Chapter 8.

身體,作為一個反思的對象:是個人擁有或者就是個人本身?身體與心靈是相對立的嗎?身體是臭皮囊還是生命本身?是社會的還是生理的?身體讓我們裝飾在其上,運作在其中。沒有抽象的身體,也沒有自然的身體。 
第9週
11/08  期中考週 
第10週
11/15  校慶停課 
第11週
11/22  「穿著」 (第一、二組上台報告)

Delaney, Carol Lowery, and Deborah D. Kaspin
2011, “Investigating culture” 第八章 Clothing Matters

人為何穿衣服?為什麼會發展出這麼多種形式的衣物?衣服可以產生出顯示不同地位、年齡、性別與活動。穿衣的規則最早出現與最基本的就是性別區分的原則(特別在西方與東亞文明)。衣服如何產生性別(還是性別產生衣服)?穿衣服的性別規則,其實改變得很快,也很難清楚的指出規律。 
第12週
11/29  「食物」 (第三、四組上台報告)

1. Delaney, Carol Lowery, and Deborah D. Kaspin
2011“Investigating culture” 第七章 Food for Thought
2. Brown, Peter
1991 “Culture and the Evolution of Obesity” in Podolefsky & Brown (eds.) Chapter 22.

吃是人類文化當中最核心的活動(之一),我們的生活、居住、聚落、社會互動、求偶,無一不是配合著吃的要求與需求而組織和安排。吃飯可能是社會關係中的核心,也是社會關係表達最重要的媒介。食物、料理可能牽涉到文化中核心價值與分類,成為文化認同的主要象徵;但食物相關的機制也可能是統治的機制。
 
第13週
12/06  「禮物與交換」 (第五、六組上台報告)

Chapter 4, “Value” in Engelke, Mathew 2017 “Think Like an Anthropologist.” UK: Penguin Random House.
*Bohannan, Laura
1966 “Shakepear in the Bush” in Podolefsky & Brown (eds.) Chapter 1. 
第14週
12/13  「展演」 (第七、八組上台報告)

Griffith, Lauren Miller & Jonathan S. Marion
2017 “Performance” in “Perspectives: An Open Invita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Chapter 14.

*放民族誌電影或紀錄片 
第15週
12/20  「永續發展」 (第九、十組上台報告)

Christian T. Palmer
2017 “Culture and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in the Anthropocene” in “Perspectives: An Open Invita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Chapter 13.

*Bodley, John
1999 “The price of Progress”(有中文翻譯) 
第16週
12/27  「全球化」 (第十一、十二組上台報告)

1. 科塔克 第十四章 世界體系與殖民主義,頁439-468。
2. 科塔克 第十五章 人類學在全球化世界的角色,頁469-494。

*Bestor, Theodore
2000 “How Sushi Went Global?" in Spradley, James P., and David W. McCurdy (eds.) Chapter 32.
*Armelagos, George
1998 “The Viral Highway” in in Podolefsky & Brown (eds.) Chapter 21.

什麼是新殖民主義?什麼是依賴性發展?黑皮膚,白面具:被殖民者的心態?新自由主義:一種新的殖民型態? 
第17週
1/03  公共人類學

Borofsky, Robert
2017 “Public Anthropology” in “Perspectives: An Open Invita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Chapter 18.

*Can Anthropology Save the World?: Remarks by Nancy Scheper-Hughes.
http://perspectives.americananthro.org/teaching/Scheper-Hughes.pdf
 
第18週
1/10  期末考週